在建项目预算造价管理之浅谈
项目的在建阶段,实质上就是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与工程竣工之前的阶段,项目在建阶段中造价管理的重点是对突发性因素进行合理的应对,对不利因素进行控制,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工程变更、工人工资增高、机械设备购买与租赁价格不稳定、供应材料价格提高、天气变化、不可抗力等一系列因素。
项目施工阶段中对工程造价成本造成影响的不利因素、被动因素,是项目在建阶段的预算造价管理必须充分重视的问题。因此,工程造价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施工实际状况。项目在合同中应当明确施工单位与承包商所承担的责任范围与风险范围,确定施工单位与承包商在项目中应当承担的费用。
在建阶段预算造价管理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图纸审查
参与项目建设的各个单位都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审查施工图纸中包含的所有内容,结合招标答疑、图纸会审纪要,明确每道工序、每个节点的做法,确保施工图纸符合相关规定中的要求与标准。每一个参与施工建设的单位都要了解与掌握施工图纸中规定的设计标准与设计要求,防止某一个参建单位因为不了解施工图纸中的内容在施工中出现失误现象。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图纸中存在不合理的部分,应当及时地展开讨论,研究出完善方案,修正施工图纸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避免在工程施工中因施工方式、施工方案变更而导致一系列重复性劳动状况的出现。
2、严格管理施工现场中的签证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主体众多,一些变更会影响施工进度与工程量,所以要严格管理施工现场中的签证,如土方开挖过程中现场是否有场地预留回填土方,签认工程量的过程中应明确清单计算规则和实际发生工程量之间的差异等,及时收集各种造价资料,这样能够有效解决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3、严格审查建筑材料
预算人员应当根据项目的工程量,还有施工过程中消耗的建筑材料,结合预算量对工程建筑材料的需求量进行审核。在确定项目当月材料供应量的时候,应当结合库存量。建筑材料的供应应当采取月核对、年核对以及总量核对的方式进行管理。对建筑市场中材料的价格变化进行实时的掌控,减少项目在材料方面的资金成本支出。
施工管理过程中,对于预算的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地节约项目在施工中花费的资金成本。预算中的造价管理,不仅影响建筑工程项目的平稳施工,还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科学合理的控制预算造价管理,能够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以及施工总体质量。刘永华